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是根據《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規定,每10年開展一次的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經歷了前期準備、全面普查和總結發布三個階段。我省通過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摸清了各類污染源以及污染物排放的情況。
2017年底,全省各類普查對象的數量是52252個,其中,工業源27584個,畜禽規模養殖場6477個,生活源17824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367個。截止到2017年底,我省機動車保有量455.58萬輛,農業機械柴油總動力5451.36萬千瓦。
從水污染物排放情況看,化學需氧量69.15萬噸,氨氮2.32萬噸,總氮7.54萬噸,總磷0.74萬噸。從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看,二氧化硫22.74萬噸,氮氧化物54.95萬噸,顆粒物96.07萬噸。從固體廢物普查情況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8754.34萬噸,綜合利用量3882.95萬噸,處置量1805.99萬噸,當年貯存量3144.14萬噸。
對比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十年來,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污染治理能力明顯提升。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別降低了45.62%、66.28%。工業企業廢水處理、脫硫、除塵等設施數量分別是2007年的4.2倍、6.3倍和1.6倍。
畜禽養殖糞污處理能力得到普遍提升,畜禽規模養殖場糞便和尿液資源化利用比例分別達到了90%和82%。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污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和十年前相比,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數量增加了12.5倍,處理能力增加了4.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