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承德市繼續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上穩健發力,從深化揚塵污染管控、開展燃煤治理等九大舉措入手,全力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截至2月28日,承德市區PM2.5平均濃度為35.5μg/m3,較2021年同期下降10.6%;優良天數56天,達標比率較2021年同期上升6.8%。綜合指數為3.6,較2021年同期下降22.1%,在全國168個城市中位列第31名,創歷史最好水平。
一、遏制“散亂污”反彈
專項行動強化鄉(鎮)村(街)網格化監管責任,加大日常排查整治力度,充分利用群眾舉報、電量核查、媒體監督等渠道,嚴查“散亂污”企業,特別是對轄區交界處、城鄉結合部、工業大院、產業集聚地等重點區域強化巡查排查,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保持嚴懲嚴治高壓態勢,確保監管全方位、無死角,嚴格關停取締、規范改造、扶持提升、整合搬遷,確保“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
二、深化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對建筑施工場地全面排查、建檔立卡,對現場管理水平不高、防塵設施建設不規范等行為,堅持立行立改,掛賬督辦,確保全部整改到位,對施工揚塵污染超標的,依法從嚴處罰。同時深入實施文明施工管理體系,將施工、監理單位揚塵防治落實情況納入信用評價管理,依法依規將揚塵管控不到位的建筑市場主體、監理單位不良行為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黑名單”。
三、全面開展燃煤治理攻堅
承德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等多部門協調聯動,對爐前煤質進行專項檢查,依法查處無照儲存經營散煤“黑窩點”,嚴厲打擊網上銷售、電話訂購、游擊兜售、郵寄快遞散煤等違法違規行為,持續保持散煤銷售網點100%“清零”,同時采取有力措施嚴控散煤流入,全面排查梳理潔凈煤改造確村確戶情況,建立詳實完善清單臺賬(落實到具體縣、鄉、村及戶)確保及時發現和查處散煤復燃問題。
四、實施重型柴油貨車繞行管控
承德市大氣辦針對柴油貨車闖禁限行和渣土車未苫蓋等違法行為,組織公安交管、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等部門開展了柴油貨車違法違規專項整治行動,以市區主要進出口、重點路口路段為主要管控重點,實行定人值守,對過往貨運車輛進行逐輛檢查,嚴控貨運車輛進城,對違規進城的貨運車輛和未苫蓋渣土車依法予以處罰,并進行勸返,在車流高峰期對重點路段安排警力進行疏導,減少機動車怠速和低速行駛造成的污染。
五、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治理
嚴格執行《河北省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專項排查檢查,以建成區內施工工地、物流園區、高排放控制區(鐵路貨場)等為重點,對車輛實行清單化動態管理,嚴厲查處場內作業機械、車輛超標和冒黑煙、未進行編碼登記等問題,依法對進入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作業、使用排放不合格或未按照規定加裝、更換污染控制裝置非道路移動機械的行為進行查處,納入臺賬管理并督促維修治理。
六、強化油品質量監管
承德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等多部門聯合執法,建立打擊非標油部門協作機制,加強對油品進口、生產、倉儲、銷售、運輸、使用等全環節監管,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儲存和使用不合格油品和車用尿素行為,同時開展劣質油品存儲銷售集散地和生產加工企業專項檢查,嚴厲追究生產、銷售、運輸者主體責任,嚴厲查處銷售非乙醇汽油行為,嚴厲打擊清理整頓無證無照自建油罐、黑加油站點、非法油品銷售點、非法流動加油罐車及儲存使用非標燃油等違法行為。
七、常態化嚴禁秸稈和垃圾露天焚燒
開展國省干道、鐵路沿線、城鎮周邊以及其它重點區域、敏感區域秸稈和垃圾集中整治行動,健全網格化監管體系,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堅持“人防+技防”,充分利用衛星遙感、秸稈禁燒紅外視頻監控和報警系統等大數據平臺,落實24小時值守制度,對轄區內秸稈禁燒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監管,確保露天焚燒火情“發生即發現,發現即處置”。加強生態環境、公安等部門聯動,對違法違規行為嚴懲重處,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懾警示。
八、實施涉VOCs企業排查整治工作
嚴格落實《關于加快解決當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突出問題的通知》,開展工業企業VOCs無組織排放摸底排查,加強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控制,推進治污設施升級改造。同時對相關企業的揮發性有機液體儲罐、裝卸、敞開液面、泄漏檢測與修復、廢氣收集、廢氣旁路、治理設施、加油站、非正常工況、產品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等10個關鍵環節開展排查工作,針對發現的不足,指導企業制定整改方案,形成企業排查清單和治理臺賬。
九、加強分散生活源管控
開展餐飲行業油煙檢查行動,嚴查經營過程中“油煙四散”問題,對新建、擴建、改建的餐飲服務項目進行重點預防性監管,對流動的“夜啤酒”“夜燒烤”,一律依法實施暫扣。同時繼續提高餐飲服務單位高效油煙凈化設施使用率,對室內燒烤和其他餐飲企業安裝高效專用油煙凈化設施,對未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裝置或油煙凈化設施不符合標準、未正常使用、未定期清洗的餐飲企業和經營商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