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的防治
防治大氣污染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個人、集體、國家乃至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
減少污染排放
改革能源結構,更多地使用無污染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電)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氣),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燃煤前脫硫),改進燃燒技術,都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在污染物進入大氣之前,可以通過除塵抑煙技術、冷凝技術、液體吸收技術和回收技術消除廢氣中的部分污染物,減少進入大氣的污染物數量。
提高自凈能力
不同的氣象條件會導致空氣對污染物的容量不同,同樣的污染物排放量會導致污染物濃度不同。對于風大、通風好、湍流強、對流強的地區和時段,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強,可以接受廠礦更多的活動。在逆溫的地區和時段,如果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弱,就不能接受更多的污染物,否則就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因此,應該在不同的區域和不同的時間段對排放進行有效的控制。
工業區的合理規劃
城市和工業區的選址、煙囪設計、規劃要合理,不能讓大氣排放過于集中,不能造成重復重疊污染,造成局部地區嚴重污染事件。
促進植樹造林
茂密的森林可以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粉塵下降。葉子表面粗糙,有的有絨毛,有的能分泌黏液和油脂,所以能吸附很多浮塵。布滿灰塵的樹葉被雨水沖刷后還能繼續吸附浮塵。如此往復的阻擋和吸附灰塵,可以凈化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