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通市臭氧污染形勢嚴峻,臭氧超標天達58天,優良天數比率由連續四年全省第一下滑至全省第四,已成為南通市大氣環境治理領域最明顯的短板。為避免明年可能出現的臭氧污染,科學精準推進臭氧治理,11月30日,南通市生態環境局專題部署全市臭氧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各地痛定思痛、下足功夫,抓源頭、抓關鍵、抓減排,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深入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
2022-2023年臭氧污染治理“硬核”目標。2022年12月底前,排定2023年度VOCs和NOx治理重點工程項目2000個,2023年4月底前完成80%以上項目,有效削減VOCs和NOx排放總量。
一、推進臭氧治理三大方案:
1、《南通市2022-2023年臭氧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
2、《南通市揮發性有機物重點企業無組織排放監控布點方案》
3、《南通市VOCs執法監測能力建設方案》
二、臭氧治理五大重點行動
1、含VOCs原輔材料源頭替代行動。加快實施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替代,開展含VOCs原輔材料達標情況聯合檢查。
2、VOCs污染綜合治理行動。深入推進簡易低效VOCs治理設施清理、VOCs無組織排放管控、活性炭吸附裝置入戶核查、涉VOCs重點行業(產業集群)治理、加強油品及加油站綜合管控、揮發性有機液體儲罐排查等方面整治。
3、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提升行動。實施全過程脫硝及煙氣深度整治,推進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深度減排,推進生物質電廠和鍋爐綜合治理及機動車尾氣綜合治理。
4、臭氧精準防控體系構建行動。強化預測預警,實施精準管控,加強夏季臭氧污染區域聯防聯控。
5、污染源監管能力提升行動。加強污染源監測監控,提升執法監管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要聚焦重點領域,全力壓降內源排放
圍繞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污染物,各地要全面梳理編排2023年度VOCs和NOx重點治理工程,抓大管小,推動重點排放大戶深度減排,形成明顯減排效應。2023年4月底前完成80%的工程任務,6月底前基本完成減排任務,為迎戰夏季臭氧污染奠定堅實基礎。
二要加密監測布點,全面加強監測監控
在工業園區、國省控站點周邊等重點區域、排放量較大企業加密監測點位,推動全市VOCs重點企業在廠界安裝非甲烷總烴無組織排放自動監測設備,2023年4月底前實現重點企業VOCs無組織排放監控布點聯網全覆蓋,全面提升VOCs綜合治理和非現場監管水平。
三要完善執法裝備,全速提升執法能力
聚焦臭氧污染突出問題,針對缺項及時補齊,按照FID、紅外熱成像泄漏監測儀縣區不得少于1臺,PID、微風風速儀人均不得少于2人1臺的要求,2023年4月底前選優配齊VOCs執法單兵監測裝備,為“夏病冬治”大氣協同管控、夏季臭氧高值時段的執法監測工作做好應對準備,以嚴格執法保障臭氧污染治理攻堅措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