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省受理環境投訴舉報5339件,其中噪聲擾民問題3725件,占比69.8%,目前已經基本辦結。近年來,噪聲污染越來越成為群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為積極回應群眾舉報訴求,省生態環境執法總隊按照“依法受理、及時辦理”的原則,不斷提升投訴舉報辦理滿意度。主要采取了以下4項措施:
一是暢通舉報渠道,健全投訴制度。目前,群眾噪聲投訴舉報有以下四種方式:一是撥打12345(與12369熱線并行)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二是通過12369環保舉報微信公眾號舉報;三是在省生態環境廳官網中“政民互動”欄目下的“網上投訴”欄目舉報,也就是“陜西省生態環境舉報管理系統”;四是在“全國生態環境舉報平臺”舉報。對“12345”、“12369”、生態環境投訴舉報管理系統,我們建立了“日抽查督促,周調度提醒,月匯總通報,季抽查回訪”工作機制。
二是明確工作要求,提升群眾滿意度。針對全省生態環境投訴舉報工作實際,始終做到“3個100%”:一是加強值守工作,確保投訴舉報熱線接通率100%;二是以“事要解決”為目標,落實問題整改率100%,對群眾環境投訴舉報的噪聲問題立查、立改、見效。三是接件后及時與群眾聯系,舉報投訴答復率100%,辦理過程中加強與群眾的有效溝通,辦結后及時將結果向群眾反饋。
三是實行有獎舉報,激勵全民參與。2021年3月,我廳會同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陜西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施辦法》,明確舉報途徑、證據材料、獎勵范圍,并根據舉報的內容、性質、協查程度和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危害情況,對舉報人進行分級獎勵。自該《辦法》實施以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共發放舉報獎勵金33萬余元,極大地提升了公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
四是明確屬地管理,快速處理投訴。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四快”反應機制,即:舉報上報快、指揮調度快、到達現場快,協調處理快。同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采取實地調查、督查督辦的方式,切實提高案件辦理時效和質量。
為貫徹落實《陜西省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23—2025)》,把群眾關心的“小噪聲”作為提升群眾滿意度的“大事情”來抓,全面提升我省噪聲污染防治執法監管工作,將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將噪聲污染防治相關執法活動納入執法檢查計劃,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大重點時段、重要環節的執法監管頻次和力度,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的各類環境違法問題“零容忍”,嚴格依法查處違法行為,營造高壓監管態勢,把解決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環境問題作為精準執法的一個重要渠道,維護群眾訴求,用心回應群眾心聲,用情架起“連心橋”。
二是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加強噪聲污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培訓,逐步為生態環境執法隊伍配備便攜式噪聲監測設備,不斷提升執法能力和水平。同時加強與有關執法部門、司法機關的聯動,完善聯動執法、信息共享、問題移交等工作機制,促進緊密配合和通力協作,共同推進解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噪聲擾民問題。
三是不斷提升執法效果。在現場執法檢查中積極推行“誰執法誰普法”,宣傳普及噪聲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和責任,切實增強排污單位的守法意識。把群眾的投訴與日常監督管理相結合,強化問題導向,瞄準熱點難點,第一時間派員趕赴現場迅速核查,追根溯源,確保群眾的訴求事事有結果、件件有著落、樁樁有回音